也许有时候,该吃的糖还是要吃的|No.60医生说
零糖、0糖、无糖、0蔗糖……
(资料图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食品饮料的外包装上,都以醒目的字样,标明自己与糖的绝断。就连备受追捧的“肥宅快乐水”,也都纷纷推出“零糖”产品。
图源:sohu.com
为什么大家现在对糖这么敏感?取而代之的“零糖”真的就更健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为啥“肥宅快乐水”越喝越快乐?
急性和慢性的压力都会导致人体出现快感缺失、焦虑等负面情绪,而“肥宅快乐水”的特点之一则是含糖量高,高糖摄入人体后会激活大脑皮层,产生欣快感,从而开启奖励反馈。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蔗糖解压后表现出的暴食行为和强迫性进食。这种情绪化的进食是由于大脑内专门参与享乐性进食调节的潜在神经回路被不断激活,最终成瘾。这个阶段可能会产生如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症,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暴饮暴食的负面后果。在断糖后还会产生类似药物引起的戒断症状。
在我国成年人中,软饮料的高消费反而与抑郁症状的高患病率显著相关,而青少年的调查也提示每周饮用软饮料≥7次或>糖含量25 g/d,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会显著较高。
“零糖”真的就没有糖吗?
什么是零糖?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零糖包括碳水化合物含量为“0”和或糖含量为“0”两种情况。当每100毫升的液体食物中,糖含量小于等于0.5克,就可以在标签上标识“0糖”或者无糖。
为了保留甜味又减少糖的使用,“代糖”——人工甜味剂应运而生。第一种被人类使用的人造甜味剂是糖精,于1897年提炼防腐剂的时候被意外发现,并迅速投入食品产业。与蔗糖相比,人造甜味剂的甜度要高出数百倍,而且热量很低。因此使用人造甜味剂不但能满足人们对甜味的需求,还可以大大降低糖的用量,减少热量摄入。
图源:sohu.com
目前,FDA批准了5种非营养性人造甜味剂,依次是:糖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赛蜜和纽甜。以蔗糖作为参照,甜度从低到高分别是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三氯蔗糖、纽甜。其中,阿斯巴甜是唯一一个在代谢时产生能量的人造甜味剂(每克产生4千卡能量)。然而产生甜味所需的阿斯巴甜的用量是如此之小,以致于其热量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人造甜味剂特性
图源:参考文献[1]
人造甜味剂有什么副作用吗?
人造甜味剂的发明是为了弥补蔗糖的缺陷,那它们是否能规避成瘾、暴饮暴食等负面作用呢?我们来看看市面上饮料中最常用的安赛蜜、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
头号选手——安赛蜜
2013年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安赛蜜会显著损害记忆。研究者通过水迷宫发现食用安赛蜜的小鼠短期记忆能力下降;在偏好测试中,小鼠对新物体认知能力下降。
同时,科学家们还观察到安赛蜜口服后,迅速被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流,穿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小鼠大脑,引起小鼠海马(记忆管理中心)能量水平降低,神经营养不足,诱导神经退行性改变。不过在本次研究中并没有观察到安赛蜜对小鼠运动功能和焦虑的不良影响。
安赛蜜在很多饮料里都能看见
图源:电商截图
二号选手——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目前近5,000种减肥食品和饮料中使用的人造甜味剂,研究最广泛的神经网络刺激物,因为它可能对神经行为健康产生影响,例如头痛、失眠和抑郁等神经精神反应。
合成的阿斯巴甜
图源:吃货研究所
现有研究发现长期摄入阿斯巴甜损伤模型动物识别新物体时的短时记忆。小鼠长期暴露于剂量相当于FDA推荐的人类每日最大摄入量的15%以下的阿斯巴甜中,会产生焦虑样行为。这是由于阿斯巴甜会改变杏仁核(大脑调节焦虑和恐惧区域)中调节兴奋-抑制平衡的基因表达,产生焦虑,并且这种大脑区域基因的表达在男性的后代中仍可以被观察到。
三号选手——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是发酵乳和乳酸菌无糖饮品中的常客。它与蔗糖有类似的行为效应,例如成瘾,在三氯蔗糖长期给药的观察中未发现记忆功能的显著损害,但是发表在JAMA上的研究发现三氯蔗糖会增加女性和肥胖人群的食欲,摄入更多的热量。
图源:参考文献[8]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的心中都有一杆秤了,蔗糖和人造甜味剂的孰是孰非也有了大概的眉目。无论是含糖或者零糖的“肥宅水”,适量饮用就能坐享美味。
参考文献
[1] Iizuka, K., Is the Use of Artificial Sweeteners Beneficial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rtificial Sweeteners. Nutrients, 2022. 14(21).
[2] Liu, D., et al., Sugar Beverage Habitation Relieves Chronic Stress-Induced Anxiety-like Behavior but Elicits Compulsive Eating Phenotype via vLS(GAD2) Neurons. Int J Mol Sci, 2022. 24(1).
[3] Yu, B., et al., Soft drink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dults in China. J Affect Disord, 2015. 172: p. 422-7.
[4] Zhang, X., et al., Daily intake of soft drinks i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inese adolescents. Public Health Nutr, 2019. 22(14): p. 2553-2560.
[5] Cong, W.N., et al., Long-term artificial sweetener acesulfame potassium treatment alters neurometabolic functions in C57BL/6J mice. PLoS One, 2013. 8(8): p. e70257.
[6] Morales-Ríos, E.I.,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Intake of Nutritive and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on Metabolic Health and Cognition in Adult Male Rats. J Med Food, 2022. 25(11): p. 1059-1065.
[7] Ouyang, K., et al., Behavioral effects of Splenda, Equal and sucrose: Clues from planarians on sweeteners. Neurosci Lett, 2017. 636: p. 213-217.
[8] Yunker, A.G., et al., Obesity and Sex-Related Associations With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ucralose vs Sucrose on Appetite and Reward Processing: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1. 4(9): p. e2126313.
作者:沙雯君,医学博士,普陀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编辑:小叮当
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JKKPZX-2022-A30)
这是“医生说”专题系列的第60篇文章,是上海科技馆“馆-医合作”健康医疗主题项目【医新医异】的线上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大家了解疾病、预防疾病、破除医学谣言、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为上海科技馆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